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加强金融监管协同,打击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活动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筑牢金融安全防线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强化跨部门风险联防联控,凝聚维护金融安全工作合力,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与厦门市人民检察院、厦门市公安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厦门监管局、外汇局厦门市分局等部门联合搭建“厦门打击金融领域违法犯罪协作平台”。近年来,依托平台跨部门协作机制,联合破获地下钱庄案件6起、出口骗税案件7起,联合推动福建省首例通过地下钱庄跨境转移走私赃款洗钱案、厦门市首例贪腐洗钱案实现判决,联合建立对涉电信网络诈骗高风险受害人的预警劝阻机制,累计对3万潜在受害人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挽回经济损失2.7亿元,实现多部门打击金融领域违法犯罪的协同共治。
“协”力齐心,以协调会商强化协同联动
一是建立常态化协调联络机制。建立打击金融领域违法犯罪常态化联络机制,在海丝中央法务区设立联络协作站点,不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通报打击洗钱犯罪、非法买卖外汇、电信网络诈骗等领域违法犯罪的进展情况。
二是建立专业化会商研判机制。依托各部门在金融、法律、科技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开展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案件线索的联席研讨。围绕特定上游犯罪洗钱行为入罪难、行刑反向衔接具体流程等专题开展工作会商10次,成功推动福建省首例通过地下钱庄跨境转移走私赃款洗钱案宣判。
“同”向发力,以联查联办深化打击合力
一是依托平台优势,纵深推进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持续保持对金融领域违法犯罪的严厉打击态势,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与厦门市人民检察院、厦门市公安局就落实“一案双查”机制达成共识,推动洗钱罪案件应立尽立、应诉尽诉、应判尽判。近年来,厦门六区均实现洗钱罪判决零的突破,并成功推动厦门市首例贪腐洗钱案实现判决,该案件入选“中央追逃和跨境办‘天网行动’战果通报典型案例”。
二是坚持源头治理,多措并举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联合厦门市反诈中心建立健全对高风险受害人员的预警劝阻机制,督导银行机构准确定位潜在受害人员账户,及时切断潜在受害人员与诈骗分子的资金往来。今年以来,指导辖区银行机构对累计3万潜在受害人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挽回经济损失2.7亿元。进一步健全资金查处机制,通过加强银警协作、建立24小时紧急联系人制度,今年以来成功指导银行机构协助公安机关冻结涉诈资金3.6亿元。
三是顺畅行刑衔接,全链条打击非法跨境金融活动。近年来,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与厦门市公安局、外汇局厦门市分局开展联合行动,破获地下钱庄案件6起、出口骗税案件7起。同时,对上游已破获案件线索进行深挖研判,推动公安机关将涉外汇行政违法行为主体移送外汇管理部门处置,成功实施外汇行政处罚7起,促进“行刑衔接”工作机制有效落地,实现对非法跨境金融活动的闭环打击。
“共”商共享,以信息快送助力精准研判
一是共享风险信息,建立风险预警数据库。深化与厦门市反诈中心、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建立涉案账户预警数据库、可疑非法账户预警系统等数据库系统。今年以来,通过系统预警涉“一人多户”“一号多人”风险线索50余批,组织银行机构开展线索排查,累计清理风险账户250余万户。
二是共商打击目标,建立线索定制新模式。围绕执法机关年度办案重点,提炼犯罪手法及资金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地下六合彩、虚拟货币、地下钱庄、出口骗税、电信网络诈骗等定向领域资金排查,并以非现场数据分析为基础,以线索集中研判为手段,成功向有关部门移送涉地下六合彩、虚拟货币等线索。
“治”基强能,以联合宣培筑牢发展根基
一是开展跨部门同堂培训,构筑知识学习强引擎。各部门围绕洗钱罪法律适用、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涉虚拟货币犯罪等开展专题培训讲座,通过共同学习,实现了政策理解水平和履职能力的同步提升。
二是创设学术沙龙,筑牢金融机构履职稳根基。邀请厦门市公安局开展涉赌涉诈、地下钱庄可疑监测要点等主题的学术沙龙活动,指导银行机构综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手段迭代升级风险监测模型逾50个, 增强资金交易监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拓宽宣传覆盖面,织密社会公众认知防护网。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联合厦门市公安局、厦门市人民检察院、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新生开学季为契机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7场,开创金融服务与教育融合新模式。联合厦门市公安局开展“金融联播·美好生活”反诈、反洗钱主题的直播宣传,受众人次过万。联合外汇局厦门市分局、厦门市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开展防范非法金融集中宣传日活动,引导社会公众有效识别、自觉抵制非法金融活动,构筑全社会良好金融生态。
下一步,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充分发挥平台协同共治优势,进一步强化信息互联互通,提升执法联动和惩治合力,推动打击金融领域违法犯罪取得实效,为金融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